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

小劇場是什麼咚咚

一次散戲後,我聽到身旁經過一對男女竊竊私語:「我有點看不懂…….。」另一個回:「這就是小劇場嘛!」

非也、非也,我心裡著急:剛才演後座談會上導演不是有解釋嘛、他就是要「反小劇場美學」嘛、所以不只妳們看不懂、就算懂得「小劇場美學」的劇評家也看不懂啊、怎麼你們反以為這就是小劇場?大誤解啊!

但再想一想:¬小劇場美學是什麼呢?有甚麼規則是大家公認並理所當然的?小劇場美學在台灣還莫衷一是,反一個不成權威、缺乏共識、也沒有危害力的東西的東西—是甚麼東西?

那時我就起了一個念頭:應該演一場解釋甚麼叫小劇場的劇場。

又有一次,介紹每週看戲俱樂部網站時,提到我們看的戲包括音樂、舞蹈、戲曲、小劇場……,發現一提小劇場,不少人露出彷彿我在說研究紅火蟻的泌尿系統的表情,表情背後的意義是:跟我或「大眾」有甚麼關係?(我們知道多的是對「大眾」孜孜為念,對「他者」卻毫無興趣的知識份子。)

可另一方面,小劇場質疑過自己嗎?反問過自己為什麼令觀眾望而卻步?你或許在意大學教師如何論述你,但你從不邀請自己的爸爸媽媽鄰居同事來看小劇場,為什麼?作為全球華人小劇場運動最發達的地區,台灣小劇場是否正慢慢走進博物館?(像蘭陵一樣)我不會說因為國人缺乏劇場教育(雖然這也是事實),我會說因為太少劇場人想要對外解釋。

看看這些解釋:「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、最該詛咒的事,就是一味沈溺於形式,而不能像那些被活活燒死的殉道者,在焱焱柴堆中發出求救的信號。」(阿鐸《劇場及其複象》)

「面對當代的亞洲小劇場,「傳統」與「現代」的融合,恰像出現於神話或魔幻寫實文學中的場景一般,時間僅僅成為一個將事件招引進場的元素,線性的敘述被交雜的情境所取代。」(鍾喬<探望亞洲小劇場>)

這些解釋雖不錯,可是能叫多少人理解?作為面向觀眾的一種藝術,小劇場不能活在這類理解當中。

聽到我頭腦發燒滔滔不絕,Snow問我:那你想怎麼做?他突然迸出一句:不然你開一場說明會好了。可能是開玩笑,沒想到我竟認真起來,直說不錯,人家都說藝術境界太高所以讓人看不懂,但你不可能讓說明會境界高到令人聽不懂,抱著「說明」的精神,我們來問問:甚麼叫做小劇場?

題綱寫給台北藝穗節之後,有一天我突然懷疑:小劇場到底算不算一個議題?

然後翻開我的筆記本,發現原來自己早就問過自己,並寫下:「如果邱義仁種田、王雪峰拾荒、馬英九的女兒馬宜中為什麼回台灣有沒有男朋友都是議題的話,那小劇場是甚麼肯定是議題。」

由此我發現:我疑心自己的時間比疑心別人的時間還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